究竟是采用成本低廉的油墨技术,还是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一直以来是鲍新春感到非常纠结的一件事情。鲍新春是北京的一家一次性纸杯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早在2005年,他所经营的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就曾试图和京城的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合作,然而在鱼龙混杂的商品价格战中,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最终选择了低端的市场。
令鲍新春感到尴尬的是,他的企业试水低端市场后却无奈的退出,这并不是自己的产品质量不行,而是源于行业的混乱局面。在他看来,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完全有能力生产各种高中低档的一次性纸杯,但是多年来,公司生产的产品和同类低价产品相比价差高达3倍,在低端的市场上完全没有价格优势。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纸杯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异,面对记者的提问,鲍新春表示,原材料的优劣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现行标准中有关指标的缺失,使得整个行业倾向于采用成本更加低廉的油墨印刷,直接形成了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专家指出,在现有的行业标准中,对油墨似乎没有什么要求,有些企业就钻空子,使用有毒劣质油墨印刷纸杯,导致一些劣质油墨纸杯得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我国的一次性纸杯产品急需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来约束,从而提高整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材料有猫腻 印刷藏隐忧
鲍新春告诉记者,一次性纸杯的原材料方面,目前业内盛行的是价格比较低的混浆纸,但是这种纸浆的最大缺点是,遇冷遇热都比较容易变形,接缝处比较容易开裂。而国内的一些纸杯生产企业多数采用蔗浆,这种原材料相比木浆要便宜1/3左右,但是蔗浆生产出的大容积纸杯不如木浆纸杯结实,在盛装一些温度比较高的液体的时候,比较容易破裂造成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蔗浆颜色比较深,一些不良生产商为了达到产品美观的效果,很可能通过使用漂白剂或者荧光粉来进行“美化”。
根据相关的信息了解,我国纸杯生产行业目前执行的是2007年5月1日实施的轻工行业标准《纸杯》(QB 2294-2006),这一标准要求,产品包装上需标明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生产批号以及限用日期;产品的类型、规格、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志;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与此同时,这一标准还对纸杯产品的卫生指标(包括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纸杯产品在铅、砷、荧光性物质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方面,规定了严格的检出含量。
“应当说该行业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当时行业的发展现状,但是经这几年的产业发展之后,油墨印刷渐渐成为我国一次性纸杯的主流技术,遗憾的是,对于油墨可能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2006年的行标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一次性纸杯的国家标准,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国家食品包装协会有关负责人说,随着越来越多纸制品企业的成立,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渐渐浮出水面,当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到要在原材料上降低成本的时候,行业发展的正常秩序被逐渐打乱。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政府应大力规范印刷行业
发布时间:2013/8/9 来源: 关键词: